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提問者: 荊雁國|瀏覽 154 次|提問時間: 2016-12-28
已有 1 條回答
熊惠
2017-01-10
最終答案
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今天特級教師寧順德老師為我們大家展示了一堂示范課,這堂課的教學內容是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作為“寧順德名師工作小組”的研修員,我感受到了名師的風采,學習了名師的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 “作為教師我把高效課堂一直作為我一生的教學追求”是寧順德老師不斷追求的教育理念。隨著課程改革的開展,人們對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教學論專家余文森教授作過很通俗的解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xiàn)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睂W業(yè)上有收獲,懂了、會了,產生興趣了,問題就是這么簡單明了。是的,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化學教師不斷追求,下面我就特級教師寧順德老師如何在這堂課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談談我的看法:一、選擇課題的有效性?!吨苽鋵嶒灧桨傅脑O計》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學科教科書(必修加選修內容)化學第三冊的最后一個單元——第六單元《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屬于選學內容,在高中化學新課程中也屬于選修模塊《實驗化學》,絕大多數(shù)省市也將其列為自選內容。因此,我們對本章內容的教學處理都未單獨進行,往往在高考復習時附帶進行。寧順德老師選擇這個內容一是根據化學學科特色—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二是新課程的要求;三是符合學生實際。因為寧老師教的是先鋒班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上一本的學生,考試丟分往往就是這部分實驗內容。二、設置問題的有效性。有效的設置問題是指能引起學生學習的問題。我們穿伐扁和壯古憋汰鉑咯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怎樣做才能達到的設置問題有效性?怎樣的問題才能真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本節(jié)課寧老師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問題的開放程度恰當。如“自主學習”中的“3”、活動1(1)、活動3中“2”、閱讀課本實驗步驟后的自由提問等都很好地體現(xiàn)了問題的開放性。絕對的開放不容易把控課堂,同時對學生學習的導向性也較差。為此很多問題都要有一定的收斂。如活動1(1)中的限制藥品、活動3(1)不僅限制藥品,而且用文字具體描述讓學生來評價。三、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要求教學目標明確并落實要到位。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第一步,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這些目標,從而把目標落到實處,就更為關鍵。本節(jié)課合理設置了學習目標,在學習目標中用準確的行為動詞描述,如通過閱讀課本、查閱資料、回憶前面所學知識,知道化學實驗方案設計的含義、重要意義、具體的實驗方案包括的內容。為學生的學習指明了方向,不僅讓學生知道本節(jié)課要學習哪些知識、培養(yǎng)哪些能力,還讓學生知道學習的方法。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制備氫氧化鋁的最佳途徑并設計具體實驗方案,歸納制備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思路或流程和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學會制備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初步具有分析、綜合、評價實驗方案的能力及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能力;進一步形成團隊合作意識及對待科學的嚴謹態(tài)度。并且,用學習重點、學習難點提醒學生學習時的注意與關注。四、學習活動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要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中。本節(jié)課寧老師安排了一是自主學習活動,讓學生課前閱讀課本、查閱資料、思考制備Al(OH)3如何操作;課中安排了閱讀教材P72“以鋁為原料制備Al(OH) 3”并獨立思考你對方案的看法;課后安排了鞏固練習,獨立完成。二是合作學習活動,先后安排了小組內對課前“自主學習”的內容進行討論交流;在活動1(1)分組討論“以鋁屑、硫酸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為原料制備氫氧化鋁,可能的制備方法和途徑,并比較幾種方案的優(yōu)劣,從中選出最佳方案?!?;在活動2分組總結“從以鋁屑為原料制備Al(OH)3實驗方案的設計過程歸納:(1)制備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思路或流程;(2)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而且在此基礎上對應地安排了組間進行交流。三是安排了有3個活動元,[分組討論] [分組總結]兩個活動元很好地對應了兩個學習目標,第3個活動元【實戰(zhàn)演練】為前兩個活動元進行了適當?shù)耐卣古c延伸。五、教師指導的有效性學生的發(fā)展是自主的,也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因為沒有指導的學習往往是盲目低效的、狹窄割裂的、缺乏生命力的。教師有效指導的意義在于教師發(fā)出的信息是與教學目標相吻合的,會對學生產生正效應的影響,而不是背離教學目標,甚至自相矛盾的負效應。高效的化學教學,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寧老師 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善于創(chuàng)設各種機會,幫助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知識的奧秘:用心去營造一種學習氛圍,充分培植學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從而讓學生以活躍、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狀態(tài)去積極參與學習情景。使學生在化學實驗活動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讓化學實驗從此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內容。學習給學生帶來的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自主學習的魅力、成功的體驗。六、方法歸納的有效性本節(jié)課不僅注重了知識本身,而且對制備實驗方案設計的要求、基本思路、一般方法等進行了歸納,很好地使用了歸納建模。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在方法上做了很好的引導。不僅教師歸納24方針,還要求學生總結反思,內化提升,通過本節(jié)課的談談學習后的收獲等。七、利用資源的有效性。本節(jié)課,寧順德老師充分利用了課程資源。教材、多媒體等課程物質資源的再度開發(fā)和整合,視頻展臺的使用。寧老師讓學生閱讀教材、提出問題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用教材教”。學生作為課程的重要資源,其已有的認知水平、思維方式、學習興趣、動機、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充分合理調動、激發(fā)都有利于促進其主動、高效學習,而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課堂將實現(xiàn)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課堂上學生困惑的問題、理解的偏差、暴露的錯誤、創(chuàng)新的思維甚至偶發(fā)事件等,構成了豐富多彩的動態(tài)教學資源。同時寧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捕捉這些非預見性的教學資源,及時地分析、判斷這些動態(tài)資源的價值,將其有效并巧妙地運用于教學活動中,就能使之成為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培養(yǎng)情感的邏輯起點和生長點,成為教師調整教學進程、促進動態(tài)生成、實現(xiàn)學生主體性發(fā)展的動力資源。本節(jié)課中出現(xiàn)了一些生成性問題,都及時有效地進行了處理。如在“以鋁屑為原料制備Al(OH)3 實驗方案的設計”中,學生提出了使用CO2,一些同學說要去制備CO2,但有同學說不需要,人體就是CO2制備的“機器”,直接吹氣就行。寧老師對該問題進行了很好的詮釋,首先表揚了該學生,聯(lián)系了生產生活實際,然后進行了較客觀的評價。實驗室制取少量的Al(OH)3,吹氣是可行的,但制取大量的時就不行。又如在實驗步驟的討論中,有同學問實驗用品中剪刀有什么用時,在學生討論后教師也進行了較合理的說明。八、教材使用的有效性。通過學生閱讀教材閱讀課本第72頁 以鋁屑為原料制備Al(OH)3 的具體驗方案,讓學生談談對方案的看法或感受。學生自由提問 “若以硫酸鋁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制備氫氧化鋁,應如何操作?” “5把沉淀轉移到燒杯里,用熱蒸餾水洗滌3次,-----”中的“為什么沉淀要轉移到燒杯中去洗滌?”、“為什么連洗3次,才過濾?”、“為什么要用熱蒸餾水去洗滌?”等,讓學生充分挖掘教材。同時,將教材中的【示例1】轉化成表格的形式,特別是在表格中增加了“操作要求”,便于學生對比、評價、選擇。真正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九、課堂氛圍的有效性新一輪課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則就是要在教學全過程中真正貫徹“民主和諧”、“師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能夠不斷的是學生獲得美好的心靈體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體驗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闭n堂中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環(huán)境,營造一種尊重學生的觀點、問題,鼓勵學生提問、概括、假設和陳述的課堂氛圍,高度鼓勵和評價學生的積極參與。新課程理念的倡導下,教師要努力實現(xiàn)課堂教學從觀念到行為的轉變,改變以往以單純傳授知識為手段的做法,對學生的感情、態(tài)度、價值觀給予更大的關注,創(chuàng)造一種別具一格的教學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更富人性化,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自由提問是本節(jié)課最大亮點。寧順德老師讓學生閱讀課本第72頁 以鋁屑為原料制備Al(OH)3 的具體驗方案自己提問,在對學生的提問中不僅注重了學生所坐的各個方位,還注重了男、女的比例,又給予學生發(fā)言的自由性。還有就是在分組中也注重了學生的層次及男女的比例。十、課堂評價的有效性本節(jié)課至始至終地把講解權、思考權、評價權交給了學生。通過視頻展臺,展示學生的學案,設計方案,幾乎每次都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思考提出問題,而問題的解決盡可能讓學生合作解決,教師只是在學生之間無法解決時才進行適當?shù)狞c撥或歸納。在學生解決問題中充分讓學生相互評價,教師只是一些鼓勵性評價或對學生的評價進行評價。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在本節(jié)課中有充分的體現(xiàn)。有學生組內互評、組間互評、師生互評、個體評價、自我評價、教師評價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自主學習中“若以硫酸鋁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制備氫氧化鋁,應如何操作?”和實驗步驟中“為什么用熱蒸餾水洗滌”的兩次激烈的學生互評交鋒印象尤為深刻,很好地體現(xiàn)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今天寧老師為大家上了一堂很好的示范課,我僅從教師教學的有效性教學這一方面談談膚淺的看法。寧老師還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方面,相信在他的帶領下,龍泉的化學教育教學質量會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