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歡讀古典,古典里總是包含了那么多的人生智慧,雖然有時不理解,但總想去背誦一點,當看著不起眼的一段在自己偶有所感時隨口引用的時候,有一種久違重逢知己的欣喜。古籍是先賢智慧的結晶,能夠激勵自己淡泊寧靜、自強不息。讀的多了,有時候也不免冒出文縐縐的一句,無意的出口讓周圍的人刮目相看,淡淡的驕傲更增強了自己讀誦古典的興趣,繼續(xù)的誦讀又抬高了自己的品位。還記得閱讀《巴黎圣母院》時,反復閱讀對巴黎圣母院那段的白描,眼前浮現(xiàn)出想象的場景,巴黎圣母院恍然若現(xiàn)。還記得秉燭夜讀《平凡的世界》時,忘記了已經(jīng)夜深人靜,只想一口氣讀完,緩過神才知道又是一個白天。還記得數(shù)次閱讀《小王子》時掩卷長思,是不是我們越是長大越活得像個鬧劇里的演員而忘了自己。還記得在讀完《飄》后才知道,不管一個人是如何沉靜老成或放蕩不羈,愛情才是主發(fā)條,沒有愛情的人生會轟然傾覆。還記得讀完《追風箏的人》后才知道,真正的疼痛是無語的,真正的傷心只會流淚,真正的自責會讓人自殘自戕。近來反復閱讀了《我與地壇》,一遍遍品味著史鐵生的話,思考著生與死的問題,思考著人生的意義。當人溫飽問題得到解決的時候,就需要追求精神上的滿足,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 有人說東方人重視人身,西方人重視精神。其實越來越多的東方人越來越重視精神上的滿足,有時候就覺得精神上的滿足更重要。讀書讓人淡薄名利,所以才有“君子固窮”的說法。而且越是讀書,越是看重精神方面的享受。錢理群說,讀書唯一的目的是陶冶我們的性情,開拓我們的精神空間。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讀書越來越不抱有功利性目的的時候,卻越來越發(fā)現(xiàn)讀書原來有這么多的好處。隨著自己讀書量的增加,發(fā)現(xiàn)自己遇事沉著了,想法成熟全面了,自信和寬容多了——原來閱讀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讓人知道什么該做、該什么時候做、該怎么樣去說去做,讓人變得智慧、善良、堅強了,像巴金老人說的那樣,人“變得更好了”。忙碌了一天,離開喧囂的人群,獨自偏居一隅,靜靜地讀一本書,徜徉于優(yōu)美的文字,沉思于雋永的思想,情迷于起伏的情節(jié),或動或靜或哭或笑全憑自己,那份真實感能切切實實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達到心靈的冥合,獲得精神的真正自由?!比绻f前者讓自己更好地對外,后者就是更好地對自己。既要改變生活,又要放飛靈魂,讀書,為靈魂做伴,也就是滋養(yǎng)我們的靈魂。石頭越壘越高,可以變成高樓大廈,高山巍峨;水越流越低,最后流入江河,匯入大海。石頭為了不截斷流水,變成了躬身的橋;水流遇到了巖石,才開放出美麗的浪花。本來“等待”一詞是美好的,它有著渴望、期盼的心情,也有喜歡、熱烈的心境。然而有時等待也會成為無畏的悲傷。一旦等待變成了絕望,希望也就隨之成了泡沫。我有過熱烈的等待,也有過悲傷的絕望。對“等待”一詞是了如指掌的。常常等待的如癡如醉,等待的心神不安!而對方的心境是否和我一樣也是這樣幻有美的回報呢?我不知道,但我可以推測出對方的心境,摸索對方的心理活動。因此,有時將等待又悄悄藏起來。看似在等待,實則也在分享其它事。光陰荏苒,風,攜著秋的蕭瑟載來初冬的涼寒,而落葉紛飛的日子總給人些許傷感、莫名惆悵。許是季節(jié)導演了這場凄美片段,又許是歲月繪就了這幅煙雨畫卷,讓我的世界頓然失去色彩。驀然回首,卻見憂傷滿天、一片一片…時光,若一灣寧靜的水倒影著過往流年,淌過春秋冬夏,浸透每一個白天和黑夜。我在晨風暮雨中看盡浮華,倏爾、跌入萬劫不復的多情崖下。于是冗長歲月里,揣一懷清風,攬一輪皓月,執(zhí)筆寫下漸已老去的青春年華?;仡^,轉身,又瞥見歲月剝落的滿地感傷。華年似水,那些走過的青春漸已淡去,唯有記憶里有些無法忘卻的點,連成一條條憂傷的線,在四季更替中譜寫一曲曲凄婉動人的旋律,那么動聽,卻又那么催人淚下。仿若遠了紅塵,淡了相思,從此,放逐自己在歲月長河中隨波逐流,而孱弱的筆下,顯得那么蒼白無力。西風消瘦了相思,卷起落葉片片,零亂一地無奈。泛黃的記憶亦隨風四散,漫灑一季淺淺淡淡的離愁。也許,終究是鏡花水月,只一次偶然擦肩,便注定成過眼云煙,如此而已!奈何?此去柳花如夢里,向來煙月是愁端。如今,千帆過盡,歲月留下的回憶仍歷歷在目,仿佛清晨的鐘聲驚醒昨夜的夢,只剩下浸濕枕邊幾滴冰冷的淚,涼透我的心。歲月擱淺了過往,留下一個人憂傷,我在黑暗里靜數(shù)著時光,等待下一個天亮。初冬的黃昏,那一抹殘陽映紅了朵朵云彩和遠方的座座山崗,偶爾一只孤雁飛過,顯得格外的凄涼。不由感慨滄桑變遷、人世薄涼,或許,從此便倦了紅塵、皈依青燈,自此無欲無求。只是那三千青絲,依然系著情愁萬縷,斬不斷、理還亂!陌上風雨向天嘯,壺中日月十里悵。只可惜,負了朗朗夜空天際那一輪明月,暗了漫漫長夜窗外那一夜星辰。案前,孤燈斜影。低眉瞬間,浸潤我寫落一紙的相思。想是人世間的錯,如花美眷終抵不過歲月的蹉跎,秋風吹過,亂了一場人世煙火。多想,在漫長歲月里攜一壺淡然看盡云卷云舒,于細水長流聲中沏一盞濃茶賞盡花開花落,只是,歲月太遠,我終抵不了光陰的彼岸。而飄零風里的那份執(zhí)著和款款深情,依然向四季訴說著不離不棄,和歲月生死相依。爾后,隨時光漸漸老去。原來,那些深深淺淺的記憶,那些斷斷續(xù)續(xù)的畫面,只不過是夕陽西下時的一段掠影、春花秋月下的一盞離愁,那么凄涼、那么痛徹心扉。我佇立窗前,那皎潔的月光下,仿佛又浮現(xiàn)出你清麗秀澈的容顏,笑靨如花,繼而,隨風消散天涯。如今柔情無寄處,空許相思浸月明。窗外,依舊風細柳斜。也許,只是霧靄紅塵夢里的驚鴻一瞥,便許下今生不變的承諾,于秋冬更替中看盡飛花落葉惹起數(shù)不清的悲涼,于晨暮暗換中任你在我的世界里漸行漸遠。聚散無期!我只是南方天空的一輪圓月,夠不著北方天際那一抹黃昏。夜的帷幕之下,再不是一度恬美若夢的風景釉畫,剩下的,只有風過柳曳、孤影望天涯的哀氣回腸。幽幽夜色染相思,蕭蕭寒風拂閑愁。我沒有灑墨成詩的雅逸才華,蒼茫的筆下終寫不盡月下哀思和心內的萬般執(zhí)念,于是懶依欄窗,任由寒風輕撫我的臉,冰凍我的心。是否如此,思念就不會侵骨,憂傷便不再蔓延?